Rating currency
缺的大小將決定此枚錢幣可以獲得數(shù)值評級還是造幣廠錯誤的標記。
造幣廠錯誤標記中最普遍的類型可能就是”鑄缺“,而鑄缺的意思經(jīng)常會被收藏者誤解。在模具沖擊硬幣坯餅的時候,有異物進入模具和硬幣坯餅之間,于是鑄缺便產(chǎn)生了。所謂的硬幣鑄缺也就是異物在錢幣的表面留下的印痕。
由于大部分的鑄缺是進入模具和硬幣坯餅之間的細小灰塵和微型顆粒物留下的印痕,所以通常他們都很小。這些極小的鑄缺在量產(chǎn)的現(xiàn)代銀幣中很常見,例如未流通的美國鷹揚銀幣以及中國熊貓銀幣。有這些細小鑄缺的錢幣依然可以從NGC獲得70分的評級分,通常也不會獲得造幣廠錯誤的標記。
2016年墨西哥? 盎司銀幣,NGC評級70分,表面有細小的鑄缺(紅圈所示)
2014年梵蒂岡城5歐元,NGC評級PF 70 UC,有一些微小的鑄缺(紅圈所示)
2014年梵蒂岡城5歐元,NGC評級PF 70 UC
鑄缺偶爾也會很大,然而,收藏者們通常愿意為這些明顯的造幣廠錯誤支付溢價。不過大的鑄缺只能從NGC獲得”造幣廠錯誤“標記,而無法獲得MS 70分的評分
1982年新加坡50分,在其正面有大的鑄缺
以上的錢幣就是有大的鑄缺的例子,看起來在模具的正面和硬幣坯餅之間有一條帶狀印痕。而在這條帶狀印痕上還能看到一些小纖維留下的印痕。NGC沒有因為造幣廠錯誤的鑄缺而降低評分。因此將此枚錢幣評分MS64分,同時注明了鑄缺造幣廠錯誤。
有一些造幣廠錯誤的鑄缺非常嚴重,這些錢幣無法進行數(shù)值評級。比如說,鑄缺--模具上覆蓋油脂導致了錢幣的大部分設計元素都很模糊。這些問題將盡可能被描述,同時獲得NGC的”造幣廠錯誤“標記
(1999)弗吉尼亞州幣鑄缺
上圖是1999年弗吉尼亞州幣,由覆蓋著油脂的模具沖壓而成。因為這層阻礙物的關系,使得被模具沖壓后的錢幣無法體現(xiàn)更多的細節(jié)?;诖?,錢幣無法獲得數(shù)值評級。但是可以入盒,獲得NGC標準棕色標簽帶有造幣廠錯誤標識(非NGC細節(jié)標簽)
從以上的例子上可見,鑄缺的錯誤有各種類型和大小。通常,這些鑄缺很小也不會獲得溢價。然而,當鑄缺很大或者非常明顯的時候。他們通常能夠提高錢幣的吸引力和價值
(轉(zhuǎn)自“NGC和PNG”微信)